【無,不是空無一切】
- Carol Huang
- 3月16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修行要有慈悲智慧,要有寬大的心。何謂寬大?簡單一字,「無」。「無」,不是空無一切。世界若不存在,也就不存在你和他,那麼什麼事也沒有,也就不存在修行。要能同時「存在而不存在」,在「有」當中體會「無」,這就是修行的關鍵。佛法講的「一切如夢幻泡影」,不是消極的語言,反而是內在積極的作為。所有業的本質必然從外形、形相、形勢而來。萬法唯識,有眼耳鼻舌身的意識才會攝受到好或不好的外相。內在本質好的,不會受外在形勢很大的衝擊。本質好,意謂著有慈悲心、有智慧,便能轉化外在形相的不好。既然可轉化、可消解,那麼,外在的相雖有,但不是實有,不能牽動你的悲喜,也就如同夢幻泡影般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