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聞法是進入一種緣起的精細條件】
不要太肯定外在的,不要太肯定太否定當中。 你本身神精質有一點提昇,你不會在常態當中, 不也是一種神經質嗎?這合理的神經質。 你沒有具備那種條件你一定是被影響, 你常常被影響你怎麼有定呢?你沒有定怎麼有那種慧, 定慧本身就是等質,你有一定的定,慧自然生出,...
3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修行最起碼的智慧】
你需要什麼?你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條件, 那你必須集合這些可以需要的一種資糧,可以被你需要的條件, 那必須要整合那些,所謂的可以所需要的能力,這才能前進。 所有念頭語言行為都要找出一個跟你合的條件,然後才能增上, 才能無間的增上,無間緣的增上,才能成為一個所謂的果,...
3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勝義究竟的菩提智慧】
人已經到達人天的條件,可以上昇的條件具足六識的時候, 當然不以嗔心、不殺眾生,所以你才有可能以智慧轉識成智, 才能自有智慧,才能進入所謂勝義究竟的菩提智慧,要不然幾乎是不可能。
3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無覺法才能入阿字門】
知一切法是無其覺,無覺法才能入阿字門, 怎麼無覺法能入阿字門,阿字門是什麼意思, 就一切的生起門,若法無性,法本來就沒有一個特性, 那要如何能覺呢?就好像法只是個概念那如何能覺呢? 才能覺悟呢!那你要行,能嗎?能知一切法不執著才能行, 才能入甚深義,入勝深意是能和合。
3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修行跟集量無間斷】
於一切眾生皆喜樂想才是有意義的,對於一切眾生皆能喜樂想, 而不是對你自己而喜樂想,常能修集,修行跟集量無間斷, 沒有間斷等於是你所有一切都變主流的意思,就是所謂的佛性, 你常常在佛性裡面就是覺性覺悟性。
3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三世一如,證悟見性】
一切諸趣猶如夢,我為如說如是知,夢中有無來去相,顛倒見者著去來。 等於說夢裡明明有六趣,醒來空空無大千,就夢者夢中有無來去相,顛倒見者著去來, 做夢當然是過去的因緣,但是觀境跟夢不一樣,觀境是現實,夢境是過去式, 你願力的發願行願是未來式,你要成就如是智慧,眾生能得一種智慧...
3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見緣起,不要用意識去猜】
見緣起,不要用意識去猜,直接能明白,當你猜的話,你已經不能明白,直接就是能明白因緣, 這是常態基本智慧常識,而不是知識常識,當你用猜其實你已經犯了分別意,已經分別, 既然分別就有妄想妄念,當然趕快收起來,然後直接就明白。
3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覺照,無念入正念】
要常自覺,常自覺以後才有可能覺他,常不自覺,覺不了他的,那要怎麼自覺呢? 所以念念念,念念無我念念無念,無念才是正念,念念有念就不是正念,再怎麼正也是不正, 那正不正要如何分辨? 沒什麼好辨,所謂究竟辨一直辨,一直進行念佛念念入正,所以念念入正就常常有印證驗證,就是能究竟。...
3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為什麼不能歡喜地】
所謂菩薩有十地的意思,一個一個菩薩有那麼多地嗎?也就一種心量, 從歡喜地到法雲地,十地法雲地,登地是歡喜地,那不是差不多嗎? 法雲地有什麼好分別的,那個心境法好像雲一樣, 覺得沒任何東西可以阻礙他,當一個人很高興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要他不高興。...
3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