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感性的課題】
- Carol Huang
- 3月17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西方的語言是理性的總結,中國的語言是感性的總結。感性不一定是命定的,而是超脫的、自動自發的,應該要救他,放下身段就去救;理性的人,就會思量他是不是壞人,救他值不值得。
西方有這樣的命題:三個人同時落水,一個是你的妹妹,一個是你的愛人,一個是你的母親,你要先救哪一個?理性的人就會想到,與愛人要一輩子相處,與母親相處不到半輩子,妹妹只是偶爾見面,所以先救愛人。感性的人三個都想救,可是沒有這個選項,於是想一想,想到母親生我,沒有母親就沒有我,先救母親吧!西方人就偏向理性,母親活不了幾年,先救她幹啥?
菩薩呢,要選擇哪一個?菩薩不能讓不善因緣發生、不能讓這種假設出現,所以菩薩不用選。平時沒有做好,才有這種假設、這種意外,理性感性沒有差別,出乎因緣。常常無明就是危機,平時沒有視野與心量,所以常常要處理危機意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