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俗情相共】
- Carol Huang
- 3月17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禪師是搞生死智慧的,不需要知道世俗的詩詞歌賦。詩詞歌賦是世俗人的感覺境界,譬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禪師是出世的、慈悲的境界,遠遠超過移情作用的情感、感覺。他可以不知道大文豪莎士比亞,但你只要跟他一說,他也能明瞭。他可以瞭解,但他不會跟世俗的感覺相共,共要共大的境界,不共小的。世間的知識是用學的,出世間的智慧沒辦法學,是要用薰染的、相續的、投入的、專注攝受的,好比科學家、藝術家的精神。這是比喻,其實最大的科學家、藝術家也沒有修行者那麼大的專注力。但也只能比喻,要不然覺照、證悟、慈悲,很難描繪,很難被世人所體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