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被牽制的靈魂──羅丹】
- Carol Huang
- 3月17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人生是自由的,一旦有某種牽制也就有某種不自由。對於不自由,有些人是願意的,有些人不願意。願意的時候,不叫牽制,那叫和合。
羅丹是不願意有牽制的,他久久不要跟身邊人卡蜜兒訂定婚約,只要有婚約,他的藝術創作就死了,卡蜜兒一直嘮叨一直嘮叨,他還能創作嗎!政客們要他創作「生死門」就已經很嘮叨了,羅丹一氣之下就把頭期款花掉,拿去喝苦艾酒。上頭要他的作品,他指著別的作品要他們隨便拿。「這又不是生死門!」「我都已經在生死邊緣了,還怎麼做生死門?隨便拿一個代替吧!」政客只好哀聲求他,「我們已經給你定金了,這是國家的定金,拜託你千萬要做出來。」後來呢,羅丹用石膏捏一捏交件。「怎麼是石膏?」「有本事你自己翻銅,要不然再給我錢!」
羅丹之所以為羅丹,不是他的創作有名,是他的性格有名。有一次,某一級長官到他的工作室,外行裝內行,一直批評他的作品。羅丹聽不下去,門一關,把官員鎖在裡面,鎖了整整一天一夜。看他在那邊叫啊叫的,才把他放出來。官員逼問:「你為什麼鎖我?!」「啊,我忘記了!我每次出這個工作室就習慣鎖上門,我忘記裡面有人,因為我知道我的畫室只有我一個人,不會有其他人。」
這就是天才的行為,別人奈何不了他。他的心裡就像孫悟空,調皮、無所畏懼,但並非壞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