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佛待弟子有差別嗎?】

佛陀在某一種因緣現象裡,也不可能廣施大心、平等對待。譬如,佛陀說法時,覺得迦叶很有專注力,便多看他幾眼,迦叶原本雖然是頭陀行(苦行),在佛的眼光的加持下,便慢慢有了寬大的心,才能示意佛的心,才有拈花微笑的勝義;阿難常常在佛跟前撒嬌,他總覺得沒有佛陀眼光的護持,佛陀不怎麼看他,但「佛光獨照阿難肩」,照在他的肩膀是要他一肩挑起來、要他承擔使命。


佛是分別嗎?佛不會去分別,但總是有別於相。說差別也差別,說無差別也無差別,在體相上說有差別,體本是因緣,所以在根本上應無差別。直到佛在天說法,就沒有這個差別,因為在天已經沒有個體的現象,只有靈體。心願如此,不應有差別;心不願如此,五千比丘個個都退席。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是誰造就了濟公、虛雲、證嚴…】

濟公吃狗肉、喝酒,雖是為了轉化眾生,但太過了,樣子邪邪的,笑得有點弔詭,讓別人感覺不舒服。「你吃肉是在吃你祖父的肉。」「這是雞肉啊?」「這就是你祖父!不相信我叫他!」濟公的現象就等於當時的社會現象,有點陰沈弔詭,是那個時代創作出濟顛這樣的產品。...

 
 
 
【水已經滿了】

龍樹菩薩要試探自己的弟子。某個弟子進來要跟他學中觀時,龍樹就拿了一碗滿滿的水。若是不懂的人就會問:「我要來學中觀,你給我一碗水幹嘛?」懂的人就知道龍樹的意思:「水已經滿了,你這個人怎麼進來?」這個弟子不慌不忙,拿了一根針放下去,「不會溢出來,一點消息都沒有!所以龍樹菩薩,你...

 
 
 
【馬祖道一與大珠和尚】

馬祖渡化大珠和尚的時候,大珠求見說:「我是來求做佛。」馬祖喝道:「你自家寶藏不得,拋家喪子,跑來找我幹嘛?我這裡一物也無。」馬祖不會對所有人都這樣說,就是因為碰到大珠和尚,緣起就已經心地光明,一說便能悟。若是碰到其他人,說了半天也不能悟,「拋家喪子?我又沒有離家,又沒有拋家...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