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乘的智慧】

大乘,第一個要具備智慧,你的智慧一定在心上面,在願心上面,不是什麼都要和,是和著你的行、和著你的心,而不是一切眾和合,是和於你菩薩發願的心,有些因緣不具足的,不在這個因緣的,不一定要和,所謂不一定是什麼?相差太多了,相差太多的意思就是,一直在靜上面、一直以靜為主的,那就是菩薩不應該和的,一直以動上去和的,那也不應該和;要能動靜一如的,才是般若,也能動上面能靜、靜上面能動,所以才是菩薩願心的第一個標準,也就是入十地的初地:歡喜地,入十地的法雲地與初地的歡喜地是一個圓周的一個點,法雲地就是空、什麼都空,像雲一樣;歡喜地什麼都喜歡、什麼都願意,那很接近,歡喜地它還有個界限,有些歡喜、有些不歡喜,惡的、不具足的、不是法的、不是凈的、不是智的,不會歡喜,還有初初一種法執,到了法雲地就無所謂世俗的、還是出世,所以進入勝義中觀,就沒有世俗的、勝義的條件,這時候你來看華嚴經才看得懂,看涅槃經才看得懂。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三輪體空】

所謂的三輪體空,心合著話,無所謂的施與受的差別。 受者本身就有施,施者本身就是受,所以才叫做三輪體空。 從來不施,都是受,當然是業。 從來不曾施與他人,當受的時候,沒有這個福報受。 施受同時,就沒有業報。

 
 
 
【什麼才叫佛法】

你是眾生或不是眾生,那是不同的條件。 你要是眾生,你一念起,就是貪瞋癡。 你不是眾生,那你一念起就不是貪瞋癡。 是相應法,是究竟法。 這相應法,不管是忍辱波羅密,是持戒波羅密,是智慧波羅密,都是波羅密。 那只是六波羅密的緣起而已,波羅密沒有緣起。...

 
 
 
【福德、功德】

要想創造性的, 你的創造不管完整不完整, 只要有創造的心,就是一種福德,就是一種功德。 福德就是給予自己、給予依報的最和諧的安樂, 功德是多數的、全身的是功德。 你可以啟發的時候, 可以不經由他教也能自證開解他。 為什麼要學法? 學法不是為了解除煩惱, 是要你去創造世界,...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