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智慧不是技術】

智慧不是技術,沒辦法學習,而是薰習。經由諸佛、菩薩、善知識慈悲智慧的心,才有正確的因緣引入。薰習智慧一定要有正確的因緣,不能通說、普遍說。

「我想有智慧,你現在通通告訴我!」就算告訴你,也聽不懂。

「你把成佛的秘訣都告訴我,我都不吃飯,我就在你跟前一直學,你就一直說,把所有經典、所有的錦囊妙計、正法眼藏都告訴我!這樣三年應該可以證悟吧!不能成就阿彌陀佛,也能成就釋迦牟尼佛吧!」這樣不但不能證悟,還會錯誤。

「師父,你頭對頭對我灌頂,看能不能把智慧直接灌入。」還煞有其事地問,「您應該開通了,頭上有一個洞吧!」輸給他了!去求釋迦牟尼佛吧,或是去求哪個腦袋是開著的人,可以把智慧像牙膏一樣擠啊擠出來!

因緣智慧的門不是一直開著就能進入。比較急躁的人想要快速地成佛,要知道固然有證悟的頓門,但一定是過去有因,沒有重執、沒有過去業我的執,眼耳鼻舌身意、七識、八識快開了,才有可能一門一門地進入,進入到最底層的門,即賴耶識。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前進的動力】

有心就有動力,得以推動生命的前進。要成佛,要大快人心,好的目的形成好的動力。「哀莫大於心死」,心裡若失去了前進的目的,也就必然失去動力;若有起心動念,便會氣餒,沒辦法勇往直前。試問自己:悠悠一生,終其然就是一個庸碌之人嗎?一個行者不可以是庸碌的,聞了佛法應該要有很好的質能,...

 
 
 
【專注力】

「你以為你是誰!長得像獦獠,你以為你能成佛!」我執太重,就受不了言語的刺激,就會打退堂鼓,如何成大器?沒有接續,成不了大器。多數人都是如此,終極目的不堅強、不清楚。只有少數人能不昏沉、不掉沮。譬如過去學武功的,晚上人家睡覺,他起來琢磨功夫,沒日沒夜地拼著,貴就貴在這裡,他怎...

 
 
 
【心在一處】

心不在一處做功夫,根就鈍;心在一處專注努力,就會一根一根地靈通。六根齊收,才有專注力;六根齊飛,就難有專注力。鈍的人只要一個出乎意料的現象,六根就全部散掉。沒有專注力,剩下的就只有我執;沒有凝聚的心,福報就很小、慈悲寬容的心就很小。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