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涅盤經講法身、波若、解脫】       

涅盤經講法身、波若、解脫,這是3種功德, 從法身從波若從解脫,應該是從波若、解脫、法身才對, 但是法身猶如佛的種子,進入一切的眾生, 因為法身不動遍虛空,所以眾生才能如是得因緣, 所以有法種,才有波若,有智慧, 慢慢因波若的修習才有所謂的解脫, 解脫煩惱進入無上的涅盤智慧菩提。 那維識倫講的是斷得、智德、恩德, 從本有勳習至無落的種子昇起,斷得的意思就是沒有執著, 這也是一樣,應該是從智德、恩德、斷得, 但斷得就像佛說的法身沒有眾生可度,那不是一切功德都斷掉了, 好像不用渡了,意指沒有德可得叫做斷得,叫唯識論,唯識論斷得, 所以一切不應該執著,所以由賴耶識進入嗡摩羅識第九識,所以是斷得智得恩得。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勝義空】       

過去、現在、未來,行不可得,就是空, 所以修行,自身要不空,等於法有,等於實有,就有得修, 既有的修,那修到什麼時候無我,所以才說,我是空的。 如果不能把行者本身,視為空,當然很難去知,外塵也是空, 內要不空,外也不空,那實際的煩惱就有 既然如實的煩惱,那就沒辦法化。...

 
 
 
【心行觸滅】      

要能攝授攝心,就是專心,所以要怎麼專心? 方法就是意、身,甚至於口閉起來, 就身口意專注,依祇,這樣的訓練, 這樣的慢慢地達到一個淨空, 才有可能專一,要不然很難是專一的, 既沒有專一,那當然一定是所有的雜染賦流形, 所有的來來往往,去動不已,怎麼能有智慧呢?...

 
 
 
【心經密碼】     

無心不是沒有心,是無善惡之心,無對立心, 無煩惱,無對應煩惱,無痛苦,所以叫出離。 所以無智與無得,以無所得而出離,從沒有顛倒, 有出離,有出離當然沒有顛倒沒有妄 沒有那個,而妄想不是妄想,想不是妄想。 妄想雖然暫時妄想,但沒有所謂的連續相續,...

 
 
 

留言


bottom of page